EN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常见问题

设备维护不是简单的故障修理,而是需要遵循系统性、前瞻性的科学原则。许多企业陷入“维修-故障-再维修”的循环,根源在于未能把握维护的本质规律。以下设备维护的四大原则构成了现代设备管理的基石。

image.pn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原则一:预防优于治疗——构建主动防护体系

传统设备维护模式往往在设备出现明显故障后才介入,此时已造成生产中断、质量波动等连锁损失。预防性维护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监测与干预,将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

预防性设备维护需结合机器特性制定差异化策略:对关键设备实施“状态监测+定期保养”双轨制,对非核心设备采用“故障后维修+周期性巡检”的简化模式,实现资源精准配置。若企业在备件供应或专业维保支持上存在短板,可借助“苏美达达天下”平台获取一站式服务——我们提供全球化的售后维保网络与海量备品备件库,覆盖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领域,助您快速响应设备维护等各种需求,减少停机隐患。

原则二:数据驱动决策——打破经验主义壁垒

依赖“听、摸、看”经验判断设备状态,存在主观性强、覆盖范围有限等缺陷。数字化时代要求设备维护的决策基于客观数据,通过物联网、AI等技术实现“设备会说话”。

原则三:全生命周期管理——打破部门墙与时间墙

设备维护需贯穿规划、采购、使用、报废全流程,打破“重采购轻维护”“生产与维护对立”的传统思维。

原则四:标准化与灵活性平衡——构建弹性维护框架

过度标准化可能导致维护流程僵化,而完全灵活则可能引发质量波动。成功的设备维护体系需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

标准化与灵活性的结合还体现在设备维护计划动态调整上。某造纸企业根据纸机运行数据,在生产淡季安排大修,旺季仅进行必要保养,使设备可用率维持在98%以上。

设备维护的本质是“通过管理设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遵循预防优先、数据驱动、全生命周期、弹性平衡四大原则,企业能将设备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在智能制造浪潮中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当设备维护决策能精准到“某台设备在某个时间点需要何种维护”时,企业便真正掌握了生产主动权。如需进一步优化设备维护体系,欢迎联系“苏美达达天下”平台——我们以专业团队与全球资源,为您提供售后维保、备品备件、技术咨询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稳健前行。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3月,是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10)的核心骨干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排名第281位、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4006-979-6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