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什么是车网互动?
根据《实施意见》,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
电网企业运用峰谷电价等激励措施,引导车主在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时充电、负荷高峰时向电网放电,从而将电动汽车变为电网的“移动充电宝”,增强电网的调峰能力,既可以让车主降低用电成本,也可以缓解电网的供电压力。
推动车网融合互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一是有效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是激发新能源汽车的灵活性资源潜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三是促进产业链技术体系升级,推动车网互动商业模式创新。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实施意见》明确了车网互动的2个发展目标和6项重点任务。
2个发展目标:
一是到2025年,初步建成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和优化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市场机制建设和试点示范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6项重点任务:
一是协同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长寿命电池和高频充放电电池安全防护技术进步;研发车网互动高效充放电设备和电网友好型充换电场站关键技术;健全聚合调控和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体系。
二是加快建立车网互动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车网互动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优先完成智能有序场景下的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双向充放电场景关键标准制修订;推动在车辆生产准入以及用电报装等环节落实智能有序充电标准要求;加强国际标准合作,提升影响力。
三是优化完善配套电价和市场机制,力争2025年底前全面应用居民充电峰谷分时电价,持续优化定价机制,探索对电网放电价格;丰富完善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探索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绿证交易、碳交易路径,验证双向充放电等效储能潜力。
四是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综合示范,依托公共领域和居民社区等重点场景,打造一批双向充放电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完善业务流程机制,建立健全电池质保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和经验。
五是积极提升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加快制定居住社区智能充电设施推广方案,原则上实现新建桩全面覆盖;鼓励建立电网与充换电场站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场站;研究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和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六是系统强化电网企业支撑保障能力,支持电网企业结合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分阶段做好车网互动资源的接入和管理;进一步完善车网互动聚合交易的基础支撑和技术服务能力;加快完善配套并网、计量、保护控制与信息交互支撑服务体系;优化车网互动负荷聚合商的清分结算机制。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国家能源局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