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共9个部分,简称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这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又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专门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梳理如下↓
总体要求
一、五个“必须”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确保资本市场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必须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稳为基调、严字当头,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统筹好开放和安全;
●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守正创新,更加有力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阶段目标
●未来5年,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实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加快形成。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投融资结构趋于合理,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完备。
●到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
●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
●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
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
●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
●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
●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加大退市监管力度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科学设置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
●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
●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进一步强化退市监管。严格退市执行,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加大退市监管力度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科学设置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
●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
●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进一步强化退市监管。严格退市执行,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
●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
●积极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
加强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加强交易监管。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
●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研究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修订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督促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资管业务稳健发展,提升投资行为稳定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
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
●深化央地、部际协调联动。
●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监管铁军。
来源:央视新闻
- 上一篇:出口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
- 下一篇:一季度GDP数据出炉!增长5.3%!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