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多国实施差异化关税政策,引发国际社会对全球贸易秩序的深度关切。据公开信息显示,当地时间4月3日,前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行政令,宣布自4月5日起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征高额关税。其中,中国商品关税上调至34%,欧盟商品为20%,越南高达46%,中国台湾地区32%,日本24%,印度26%,韩国25%等。同时,对进口外国汽车加征25%的关税自4月3日起生效。
这一系列举措被广泛视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延续,其直接影响已波及全球产业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警告,关税壁垒的陡然升高可能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削弱企业投资信心,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造成冲击。世界贸易组织(WTO)也表示,此类单边行动与多边贸易规则背道而驰,可能引发连锁报复性措施,进一步损害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方明确反对单边主义行径
中国商务部在回应中指出,美方此举严重偏离了国际规则框架,既无视多边贸易体系历经数十年谈判形成的平衡机制,也忽视了美国自身长期从国际贸易中获取的经济红利。商务部强调,加征关税不仅违背自由贸易原则,更构成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霸权行径。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34%关税的范围覆盖了2000余种商品,涉及机电、纺织、化工等多个领域,直接影响中美两国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
企业成本攀升,供应链承压
跨国企业首当其冲面临成本上升压力。例如,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美销售成本因25%的汽车关税增加约50亿美元,部分企业已考虑将生产线转移至墨西哥或加拿大以规避关税。中国制造商则需应对原材料进口成本上涨,有分析指出,34%的关税将使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2%-15%,部分中小企业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此外,越南等新兴市场因46%的关税壁垒,其纺织品对美出口优势或将被削弱,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
国际社会呼吁回归理性对话
面对贸易摩擦升级,国际社会普遍呼吁通过协商而非对抗解决分歧。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单边关税措施无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省则警告,日企在华投资可能因关税波动而放缓,进而影响全球半导体和汽车产业链的稳定性。多国专家指出,全球GDP的3%以上与贸易相关,保护主义政策将导致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下滑,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经济体利益。
当前,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关键考验。如何在保护本国产业与维护开放市场之间取得平衡,已成为各国决策者必须直面的课题。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所言:“关税战没有赢家,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为全球经济注入持久信心。”
- 上一篇:供应链服务重塑产业生态的隐形力量
- 下一篇:全球海运价格4月飙升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