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双边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重要支柱,正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image.png

图片来源:Pexels

一、地缘政治博弈下的贸易摩擦升级

2025年7月,美国对巴西加征50%关税的举措,将双边贸易摩擦推向新高度。这一决策不仅针对巴西钢铁、飞机零部件等传统出口产业,更暗含对巴西左翼政府卢拉的政治施压。数据显示,巴西对美贸易顺差仅74亿美元,但特朗普政府仍以“选举干预”“言论审查”等非经济理由启动调查,暴露出单边主义对双边贸易规则的破坏。这种“关税武器化”趋势正在蔓延:美国对华301调查覆盖海事、物流、造船业,对欧盟数字税争端升级,均凸显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系统性风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区域合作的深化。中国与澳大利亚海关AEO互认协议实施十周年,推动双边贸易额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AEO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0.9%。这种基于制度型开放的合作模式,通过降低通关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为双边贸易注入稳定性。

二、能源与资源领域的战略博弈

在中伊双边贸易中,能源合作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尽管2025年前5个月中伊贸易额同比下降19.9%,但伊朗聚乙烯、铁矿石等资源性商品进口占比仍超60%。中国通过“25年全面合作协议”推动的交通港口、工业产能合作,正在改变传统能源贸易模式:中吉塔阿伊铁路全线贯通后,中国与德黑兰之间的铁路班列实现双向开行,波斯湾能源通道与中欧班列形成战略衔接。

三、技术竞争与绿色转型的双轮驱动

高科技领域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战场。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持续升级,但中国在光伏、锂电池等绿色技术领域形成反制优势。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300万辆,其中对欧洲市场占比达45%,推动中欧在碳排放标准、电池回收等领域的规则对接。这种技术竞争与绿色转型的并行,正在重塑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

四、未来展望: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双边贸易正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中国提出的“全球供应链韧性倡议”,已获得35个国家响应,通过建立关键矿产储备、数字贸易平台等机制,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这种转型在RCEP框架下尤为明显:2025年,中国与东盟数字贸易额同比增长28%,跨境电商包裹处理量突破50亿件,形成“数字丝绸之路”与“传统贸易走廊”的双重支撑。

双边贸易的未来,既需要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更需把握技术革命、绿色转型的机遇。从巴西的关税风暴到中澳的制度型开放,从蒙古的资源依赖到中东欧的多元合作,全球贸易体系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唯有坚持多边主义、深化规则对接、推动创新合作,方能在动荡变革中开辟双边贸易的新境界。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3月,是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10)的核心骨干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排名第281位、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融汇全球资源 共创美好未来

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4006-979-6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