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持续加压的外部挑战,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及时有力的外贸政策支持。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当前外贸形势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作出回应,为全年经济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叠加国际物流成本波动、汇率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订单不足、利润压缩、市场开拓困难等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商务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关切,已陆续出台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外贸政策,涵盖金融支持、出口信保、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贸易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拓展市场、稳定预期。
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释放政策效能、开展贸易促进、深化贸易合作”。其中,释放外贸政策效能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化外汇结算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在就业保障方面,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加强技能培训,稳定外贸人才队伍;在便利化服务方面,持续推进通关一体化、单一窗口建设,简化出口退税流程,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商务部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推出稳外贸政策”。这一表态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表明政府高度关注外贸政策运行态势,具备应对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和灵活调控能力。所谓“政策储备”,并非简单的外贸政策叠加,而是基于对国际形势、市场需求、企业反馈的动态监测,提前谋划、精准设计的一系列可随时启动的外贸政策措施。这些储备政策可能涵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增加外贸专项再贷款额度、优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布局、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推动绿色低碳产品出口等多个维度,旨在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填补外贸政策空白,增强调控的前瞻性与精准性。
与此同时,商务部还将大力开展贸易促进活动,组织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通过“千企百展”等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以及海外重点行业展会,助力企业对接全球客户资源。此外,深化贸易合作也是稳外贸政策的重要抓手。我国将继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从长远看,稳外贸不仅是应对短期压力的应急之举,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外贸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纽带,对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外贸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持续领跑,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商务部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后,我国外贸将继续保持稳定运行。企业应积极把握外贸政策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政府部门也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确保各项外贸政策精准落地、直达快享。
总之,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唯有未雨绸缪、主动作为,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商务部此次强调加强外贸政策储备,彰显了我国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坚定决心与充足底气。未来,随着更多务实有效的外贸政策陆续出台并落地见效,中国外贸必将迎来更加稳健、更具韧性的发展新局面。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4006979616,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